站内公告:
2025-09-27 20:12:42 点击量:
在新疆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时光坐标里,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萨依博依村的寻常农家院,正悄然发生着温暖的变化。村民杰恩斯古丽·木旦在家中开起的手工奶制品店,用奶皮子的醇厚、奶疙瘩的清甜、酥油的香浓,串联起老手艺的传承与新生活的希望,更成为新疆70年来乡村振兴、民生改善的生动缩影。
当清晨的阳光刚掠过天山山脉的轮廓,杰恩斯古丽·木旦的“食纷棒”奶制品店已经忙碌起来。她熟练地将当天挤出的新鲜牛奶倒入奶桶,凭借多年的经验调控着发酵机的温度与湿度,这门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手艺,她已坚守了20余年。
杰恩斯古丽一边往机器中加入鲜奶,一边回忆起过去的日子。她说:“放在十几年前,制作手工奶制品的手艺只能‘藏在毡房里’。以前我们村都是土路坑洼难行,新鲜牛奶运不出村,自己做的酸奶只能给邻居分享,更别说开店。现在我的奶制品已销往各县市乃至全国,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。”
改变发生在乡村振兴政策落地后。2018年,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萨依博依村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走访时发现了杰恩斯古丽的好手艺,当即帮她规划创业路径:申请创业补贴、改造家中房屋成为干净的制作间、对接县农业农村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专业培训,从食品安全规范到线上运营技巧,手把手帮她补齐“经营短板”。期间,杰恩斯古丽还注册了专属品牌“丹么德”,让自家的奶制品有了“身份证”。
如今,杰恩斯古丽的手工奶制品店成了村里的“香饽饽”,不仅吸引了周边村民常来光顾,不少顾客还通过线上下单,让这份“草原味道”顺着物流发往伊犁州各县市、乌鲁木齐、西安等地,让“草原味道”飘向更远的地方。
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萨依博依村村民木里都尔·共社别克说:“很早之前就吃古丽姐做的酸奶,味道一直没变过。以前只能去她家蹭着吃,现在随时都能来店里买,看着她把生意做这么大,我们都跟着高兴,这日子真的越来越有盼头了。”
生意越做越红火,杰恩斯古丽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。她翻新了住房,买了汽车,还带动四名村民在店里务工,每月都能拿到稳定工资。
杰恩斯古丽·木旦说:“以前我连‘线上订单’是什么都不知道,现在能熟练用手机给顾客发货。而且店里装了冷藏室,买了制作酸奶的新设备,每天可以卖400元奶制品,还带动了4名村民就业。”
在喀拉托别乡,杰恩斯古丽的奶制品店不是个例。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完善,村里的奶制品、手工艺品、手工刺绣纷纷走出乡村,越来越多村民靠着老手艺、搭上了乡村振兴的“快车”,把“小生意”做成了“稳饭碗”。
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副乡长夏木斯依亚·托合达森说:“我们乡里一共有274家商户,今年就新增3家特色小店,2024年人均收入20560元,较上年增幅12.1%,现在我们想为这些商铺提供更好的政策,鼓励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。”
从“毡房里的手艺”到“走全国的品牌”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带动乡邻”,杰恩斯古丽的创业路,正是新疆70年民生变迁的微观写照。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,各族群众用坚守与创新,让老手艺焕发新生,让农家院充满希望,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,“搅”出了越来越红火、越来越香甜的幸福生活。(胡玉涛)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电话:0898-88889999手机:13988889999
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88889999号
微信扫一扫